中国考研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考研政策 > 正文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拓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

点击数:717 发布时间:2025-04-23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拓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

教学〔202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服务国家重大策略需要,加大拔尖革新人才选拔培养,我部决定自2025年起,在部分高校拓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达成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服务国家策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感兴趣、有天分的年轻人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策略范围输送后备人才。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在招生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引导中学愈加看重学生成长过程,愈加看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大统筹协调,与加快双一流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加大科技革新等改革相衔接,形成改革合力。促进公平公正,着力健全规范规则,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2、试点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策略需要且综合素质出色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档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重点范围与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范围,由有关高校结合自己办学特点,合理安排招生专业介绍。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用途,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有关专业招生。打造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依据新形势需要和招生状况,当令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介绍。

3、招生学校和规模

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见附件1)范围内遴选高校拓展试点。有关高校可向我部申请并提交有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策略。我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水平、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状况、招生和人才培养策略等原因,根据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2025年起,不再组织拓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高校要与各地教育部门充分交流协商,统筹考虑国家政策与导向、招生定位和培养需要、各地高考考试综合改革进程与中学素质教育推进状况等原因,合理确定在各省(区、市)的强基计划招生名额,并在各省(区、市)的分省计划中安排。

4、招生方法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首要条件下,探索打造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依据有关拔尖革新人才培养需要,拟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策略。符合高校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考试前申请参加大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考试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肯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考试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考试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状况等按比率合成人高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考试成绩所占比率不能低于85%),依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拟定高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用方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对于极少数在有关学科范围具备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拟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方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考试后,由高校组织有关学科范围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考试成绩原则上不能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5、培养模式

招生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拟定单独人才培养策略和勉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推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统筹。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先进的师资,提供先进的学习条件,创造先进的学术环境与环境,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进步通道,对学业出色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打造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革新中心等吸纳这类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打造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强化水平保障机制,打造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打造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依据水平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健全培养策略和培养模式,持续改进招生和培养工作。高校要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重点范围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教育部将加大对强基计划的政策支持。

6、严格规范管理

高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全程同意本校纪委监督,并打造申诉渠道和举报机制。严格组织高校考核,根据国家教育考试相关需求组织推行。笔试、面试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试知识点进行,考试试题按机密级事情管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健全信息公开公示,落实教育部、省级、校级三级信息公开规范,合理设置公开范围,规范公开内容,主动同意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置暂行方法》严肃处置。对于因疏于管理,导致考场秩序混乱、大规模舞弊、招生紧急违规的高校,取消其强基计划招生资格,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置并追责问责。

7、加大组织领导

推行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重大策略、选拔培养拔尖革新人才、深化高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要紧举措。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要充分认识做好强基计划推行工作的要紧意义,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负责监督有关高校在当地拓展强基计划录取工作。有关高校是本校强基计划推行工作的责任主体,高校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校有关考试招生和培养工作负总责。要统筹兼顾本校实质状况,深入研究,依据文件需要认真拟定招生和培养策略,确保有关工作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平稳有序。要加大宣传引导,深入细致地做好强基计划的宣传解析工作,积极拓展面向考生和父母的政策咨询,准时回话社会关切,打造好改革环境。教育部将强基计划招生及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巡视和督导的工作范围,打造动态准入退出机制。

附件:点击查询

1.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2.强基计划招生程序及管理需要

教育部

2025年1月13日

有关链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就《关于在部分高校拓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答记者问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考研网(https://www.jhypt.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考研网(https://www.jhypt.com/) 版权所有